当前网络攻击的规模和复杂程度急剧升级配资平台查询线上,攻击者利用自动化、商品化工具及AI技术,系统性瓦解防御方传统优势,防御方亟需从被动防御转向主动防御。
漏洞侦查方面,2024年全球网络空间主动扫描量同比激增16.7%,攻击者利用SIPVicious等工具精准识别未补丁修复目标,战术“左移”趋势明显。AI技术深度赋能网络犯罪,FraudGPT等恶意工具生成逼真攻击内容,CaaS模式推动初始访问攻击,窃取凭据数量激增42%,暗网凭据日志泄露活动量暴增500%。攻击者形态碎片化但头部团伙影响力集中,勒索软件攻击仍是主流,Telegram为核心协调枢纽。
漏洞利用尝试规模庞大,2024年超970亿次,物联网设备等成攻击目标,后渗透战术隐蔽性提升,离地攻击战术常用,云入侵数量上升,身份滥用等成主要手段。
攻击行为趋势上,自动化扫描白热化,SIP和Modbus TCP协议成攻击重点,暗网成为网络攻击供应链,凭据窃取即服务工业化崛起,AI驱动恶意工具降低犯罪门槛,生成逼真攻击内容。
漏洞利用切入点中,Windows SMB信息披露等漏洞高频被利用,物联网设备因配置等问题成薄弱环节。后渗透阶段,攻击者利用多种恶意软件和技术实现横向移动、操纵活动目录及保持控制。
展开剩余75%云端战场,云攻击日趋复杂,资产发现等成常用战术,身份泄露风险高,云工作负载受围攻,配置错误和API安全成关键挑战。
攻击者现状呈现多样化,勒索软件RaaS生态扩大,黑客行动主义与勒索软件结合,政治性黑客活跃。
面对严峻威胁,CISO需采取对抗性演练、持续监控攻击面、优先修复高风险漏洞、使用安全测试工具、利用暗网情报等措施,构建以持续威胁暴露管理为核心的自适应安全体系。
免责声明:我们尊重知识产权、数据隐私,只做内容的收集、整理及分享配资平台查询线上,报告内容来源于网络,报告版权归原撰写发布机构所有,通过公开合法渠道获得,如涉及侵权,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,如对报告内容存疑,请与撰写、发布机构联系
发布于:广东省